一、活动背景✦
航天事业是探索宇宙、富国强军、助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,航天产业是代表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行业,航天科技是高度综合集成、引领科技进步的高科技,带动着一批新兴学科和新兴产业的发展。
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(以下简称“大赛”)经教育部批准由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主办,旨在弘扬航天精神、传播航天文化、普及航天知识,为青少年创新成长搭建全国性赛事活动平台。拟通过组织青少年参与航天科学技术创意、设计、研究和工程实践活动,提升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,发现和培养航天后备人才,服务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。
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作为航天新闻传播主阵地、航天人才开发主基地、航天科普教育主力军、航天出版发行主渠道和航天国际交流主平台,具有航天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教育的丰富经验,抓总的“八一少年行”科普卫星于2016年底成功发射。该卫星的研制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,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市八一学校小卫星研制团队学生回信中要求“要让这颗小卫星发挥启明星一样的作用,不断激发自己科学探索的热情。希望你们保持对知识的渴望,保持对探索的兴趣,培育科学精神,刻苦学习,努力实践,带动更多青少年讲科学、爱科学、学科学、用科学,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,将来更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”。大赛将以习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为指南,落实和践行习总书记的教育思想,举办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一流青少年航天赛事活动。
二、活动时间✦
2022年12月-2023年8月
三组织机构✦
指导单位
国家航天局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、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
主办单位
支持单位
中国宇航学会、中国航天基金会、中国教育技术协会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北京理工大学、重庆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南京理工大学、哈尔滨工程大学、南方科技大学、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、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、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
技术支持单位
大赛组委会设顾问委员会、专家委员会和秘书处。秘书处设在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。
大赛全国组委会
大赛全国组委会是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的最高领导决策机构,负责赛事的定位、办赛原则及组织形式,负责大赛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,审定赛事规划,发布年度赛事通告,并对大赛的公平、公正负责。
秘书处
大赛全国组委会下设秘书处,秘书处负责编制大赛总体方案、大赛规则及实施计划,向组委会提请全国大赛相关决议决策事项;起草大赛组织工作管理机制并开展日常工作协调;负责与大赛各相关单位沟通与协调,开展赛事计划进度管理;选定大赛承办地、主办地;指导、监督赛项合作方、地方竞赛工作等。
三、地方赛区设置及参赛对象说明✦
赛区设置
大赛分为地区选拔赛和全国总决赛。
注:因各场地大小和防疫要求不同,各地参赛名额有限,组委会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。
参赛对象
选拔赛参赛对象为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、中专、职高的学生,每名学生仅限参与一支队伍,报名一项赛事。不得跨学段组队报名参赛。
国赛参赛对象分为以下几种:
1、选拔赛优胜代表队;
2、受邀请的具有航天科技教育示范和辐射作用学校的优秀队伍。
四、大赛命题✦
2022-2023学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设航天创意、太空探测竞技、航天科学探究与创新设计三个竞赛单元及载人航天主题专项赛。
航天创意单元
太空探测竞技单元
航天科学探究与创新设计单元
航天科学探究与创新设计单元以航天相关的研究与设计为主,意在考察参赛者航天主题探究与创新能力,能够明确定义问题、分析需求、提出创新设计或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进行优化迭代等。
载人航天主题专项赛
赛项具体设置如下:
1. 航天创意赛
2. 航天科学探究与创新赛
3.“火星种植”机器人任务挑战赛
4. ENJOY AI“月球探秘”比赛
5.“星矿探测”挑战赛
6. Super AI“星际探索”创新挑战赛
7.“星球车”挑战赛
8. 载人航天主题专项赛--空间站科学实验(试验)方案及实验(试验)装置设计赛
9. 载人航天主题专项赛--“筑梦天宫”挑战赛
赛项规则见大赛官网(http://nysic.declare.htgjjl.com)。赛项设置动态增加,以官网发布为准。
五、赛制赛程安排✦
大赛分为地区选拔赛和全国总决赛
2022年12月-2023年1月
确定各地方赛区组委会及承办单位
2023年3月20日起
根据各赛区安排可在大赛官网(http://nysic.declare.htgjjl.com)上报名
2023年5月底前
完成地区选拔赛,各地方赛区在大赛组委会指导下分别组织比赛,评选产生入围全国总决赛的作品
举办全国总决赛。比赛具体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,如遇疫情影响,可转为线上或延迟举行
六、奖项设置✦
地区选拔赛奖项设置
地区选拔赛各赛项参赛选手作品按照得分进行排序,10%获得一等奖,25%获得二等奖,35%获得三等奖,30%获得优秀奖。
全国总决赛奖项设置
参与地区选拔赛的获奖选手,择优入围全国总决赛。参赛选手作品按照竞赛成绩依次排序,其中20%获得一等奖,30%获得二等奖,50%获得三等奖。并设有优秀指导教师奖、赛项专项奖。
为学习贯彻总书记给八一学校科普小卫星研制团队的回信精神,促进航天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,带动更多青少年讲科学、爱科学、学科学、用科学,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,根据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2-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》(教监管厅函〔2022〕13号)、《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2-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省性竞赛活动的通知》和《广东省面向中小学生的全省性竞赛活动管理实施细则》(粤教监管〔2022〕2号)文件精神,经研究决定,广东教育学会联合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共同主办2022-2023年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(广东省选拔赛)。
一起来看具体内容——
筑梦航天 寻知未来
参与对象✦
广东省范围内各小学、初中、高中 (含职高、中专技校)学生。由中小学校、科技馆、少年宫、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单位组织学生参与报名,不接受以个人、社会培训机构名义报名。
每名学生仅限参与一支队伍,报名一项赛事。不得跨学段组队报名参赛,每个参赛单位至少派1位老师带队。
七、赛事组织✦
大赛分为注册报名、晋级赛(市选拔赛)、广东省选拔赛和全国总决赛。主办方设立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广东省选拔赛组织委员会(以下简称:广东组委会),下设办公室,负责大赛相关事宜,详见大赛官网(http://www.gdysic.com)。
(一)注册报名:2023年4月
各位参赛选手通过全国航天创新大赛(广东赛区)官网http://www.gdysic.com进行注册,注册成功后即可进行晋级赛赛项报名和作品提交,
截止时间 5月20日。
(二)晋级赛(市选拔赛):2023年4月-5月
根据各赛项报名人数择项开展晋级赛(已报备开展地市选拔赛的市赛组委会根据文件组织市选拔赛),原则上按本市各区县推优、各市统一组织选拔的程序组织,组织过程须坚持公平、公正、公开原则。
(三)广东省选拔赛:2023年5月-6月
广东省选拔赛分为科学素养考察和现场赛两个环节。科学素养考察为上机答题。
广东省选拔赛采取网络申报的形式,广东省组委会审核进入省赛队伍后下发项目申报授权号,参赛队伍在全国航天创新大赛官网完成参赛资料申报(http://nysic.declare.htgjjl.com)。
(四)全国总决赛:2023年7-8月
2023 年 7-8 月,由全国组委会统一举办。比赛具体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。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影响,将转为线上或延迟举行。
大赛具体安排详见大赛官网(http://nysic.declare.htgjjl.com)、公众号(粤教创新研究中心)。
八、比赛内容✦
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(广东省选拔赛)设航天创意设计、太空探测、航天科学探究与创新三个竞赛单元及载人航天主题专项赛。
赛项规则及附件详见大赛官网(http://www.gdysic.com)。赛项设置动态调整,以官网发布为准。
九、奖项设置✦
(一)大赛设置一、二、三等奖以及优秀奖。获得上述荣誉项目的指导老师将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。
(二)积极组织参与本赛事且成果突出的单位,将获得“优秀组织单位”称号及成立航天科技创新社团资格。
(三)选送大赛优秀队伍参加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总决赛。
十、参赛须知✦
(一)大赛坚持公益性、自愿参赛的原则,不以任何方式向学生或组织学生参赛的学校(单位)收取任何费用。
(二)参赛作品版权归属广东组委会所有,包括保留作品且在相关活动中使用(包括展出、宣传、出版、制作衍生品等),不另付稿酬,作者享有署名权。
(三)所有作品一经获奖即视为作者同意指导单位、主办单位、联合主办、承办单位、协办单位、合作单位有权汇编发表、出版、使用,任何其他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或改编。
(四)作品须为作者原创、首发,严禁抄袭。投稿者对文字和图片作品拥有完整的著作权,并保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、肖像权、名誉权、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。
十一、大赛报名✦

在线留言
联系我们
地址: 广州市黄埔区伴河路190号A栋1205-1207
©2021广州新烨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8106716号